2月2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發布會上指出,進入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已經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商務部已經明確,把強化貿易促進、密切供采對接擺在優先位置來抓,全力支持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
李興乾指出,商務部要面向外貿企業辦好這四件事:
第一,恢復實體展。落實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動國內貿易展會全面恢復線下展,要辦好大家比較熟悉的進博會、廣交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等一系列重點展會。
第二,用好新業態。促進這幾年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的進一步發展,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來挖掘貿易潛力,帶動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
第三,發掘新需求。發揮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的作用,協助各地方組織企業到境外去開展貿易合作。要加強國際細分市場研究,及時共享各國市場的供求信息,幫助企業及時獲取外貿訂單。
第四,支持企業“走出去”。為外貿企業跨境商務往來提供更多便利,支持企業以各種方式推介中國產品、中國制造、中國品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擴大境外辦展規模。
下一步,將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要求,持續優化政策安排,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會議指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多措并舉打好政策措施“組合拳”,著力抓好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等十項重點工作。
束玨婷表示,近期,我們還將陸續出臺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促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等專項政策措施,全力推動進出口促穩提質。
美國作為被世貿組織成員發起爭端解決最多的成員,不僅選擇性執行世貿組織裁決,還執意阻撓上訴機構成員遴選并導致其陷入“癱瘓”,是“多邊貿易體制破壞者”。
發表《金磚國家關于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和世貿組織改革的聲明》,對違反關稅約束和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單邊措施和以環境可持續為幌子影響跨境貿易的保護主義措施等表達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