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qqmjz"><small id="qqmjz"></small></tr>

            <ins id="qqmjz"><option id="qqmjz"></option></ins>
          1. 首頁 > 新聞 > 產經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產業鏈價格巨震疊加龍頭瘋狂擴產,光伏行業或迎來“淘汰賽”

            第一財經 2023-02-04 22:31:14

            作者:陸如意    責編:陳姍姍

            光伏產業鏈上游硅價經歷“雪崩”式暴跌后又迎來短期急劇回調,在產業鏈價格巨震和龍頭企業“瘋狂”擴產的背景下,光伏行業或將迎來“淘汰賽”。

            雖然光伏產業鏈上游的硅價在經歷“雪崩”式暴跌后又迎來短期急劇回調,但是上游價格進入下跌通道仍是主旋律。

            相比去年7月份30萬/噸的“天價”多晶硅,目前的硅料價格已經降溫。

            本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的最新硅料價格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每噸20萬元至23.2萬元,成交均價為21.75萬元;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每噸19.8萬元至23萬元,成交均價為每噸21.52萬元。

            中泰證券認為,隨著多晶硅供應逐月增長,產業鏈價格重回降本通道,考慮到光伏項目的投資屬性,隨著產業鏈價格調整,光伏項目的收益率將提升,動態角度看,在度電成本進入下降通道后,潛在光伏需求有望發力,預計光伏需求將持續增長。

            天合光能(688599.SH)近日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的下降有利于進一步激發下游需求。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太陽能新增裝機規模約87GW,較2021年度大幅增長58.53%,創下歷史新高。集邦咨詢的預測顯示,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將在330GW至360GW之間。

            強勁需求的推動下,光伏產能以近乎“瘋狂”的速度擴張,市場供過于求已成事實。

            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多家光伏上市企業披露大額擴產計劃,光伏行業“內卷”升級。1月18日晚間,“光伏茅”隆基綠能(601012.SH)官宣光伏史上最大規模的擴產,預計項目總體投資金額達452億元。

            隆基綠能公告稱,計劃在陜西省西咸新區投建年產100GW單晶硅片項目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

            隆基綠能表示,本次簽訂的項目投資協議符合公司的未來產能規劃,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和產品領先優勢,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規模,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

            “到2030年,中國光伏產能預計仍會占全球光伏產能的80%,達到1200個GW。”隆基綠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此前公開表示。

            僅隔一天,1月19日晚間,另一光伏組件龍頭晶澳科技(002459.SZ)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與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當天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在鄂爾多斯市投資約400億元建設光伏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項目,項目包括建設生產15萬噸/10萬噸光伏原材料、20GW拉晶、20GW硅片、30GW光伏電池、10GW光伏組件及配套輔材項目。

            晶澳科技認為,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是充分利用了當地優質的電力資源和政策優勢,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生產能力,拓寬公司在光伏產業鏈中的布局,提升公司垂直一體化產能優勢,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對高效優質光伏產品的需求,對公司后續發展有積極影響。

            “擁硅為王”且在2022年入局光伏組件業務的通威股份(600438.SH)也加入了擴產大軍。2023年1月31日,通威股份光伏首席技術官邢國強博士公開表示,2022年通威組件產能達14GW,預計2023年底組件總產能將達到80GW。

            一位光伏行業資深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現在都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350GW。雖然終端需求增長,但是供應端的增長幅度其實更大。整體從供需情況來看,我認為2023年整個光伏的產業鏈各個環節都還是呈現出過剩的態勢。”

            在供過于求以及行業“內卷”升級的背景下,缺乏相對競爭優勢的小型企業或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某一線光伏企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很多一線企業都在擴產,那些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其實也想擴產,但是限于光伏行業本身資金密集型、市場密集型、政策驅動型的性質,小的企業沒有那個資金能力進行大規模擴產。另外,規模較小的光伏企業可能缺乏高效的技術路線,擴產的落后產能競爭力相對不足。”

            “在市場競爭中,小型光伏企業在比如供應鏈的管理和議價能力,以及財務管理方面相對于一體化大廠都沒有優勢。電價成本方面,一般來說大型光伏企業都可以議價,而小型企業可能因為拿不到優惠價格而影響新項目的投資。”上述光伏業內人士表示。

            “可能在這兩年內,一些小規模的企業在與大企業競爭的過程中會面臨落后產能加速出清的風險。”上述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這些小企業可能因為缺乏技術積累,比如買了單晶爐后直接進行拉晶切片,而一線企業一般會先根據自己的技術路線先進行智能化的改造。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