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qqmjz"><small id="qqmjz"></small></tr>

            <ins id="qqmjz"><option id="qqmjz"></option></ins>
          1. 首頁 > 新聞 > 地產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改善需求成主流,千年古都西安的樓市發展史丨樓市地理

            第一財經 2023-02-16 10:23:52

            作者:孫夢凡    責編:鄭嘉維

            剛剛落幕的2022年,全球經濟環境風云動蕩,國內疫情形勢挑戰仍存,房地產行業在不確定性之下奮力前行,調控頻出、房企自救、各方紓困,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地產新周期,分化成為最確定的趨勢,城市基本面分化、各地房價走勢在分化、房企的生存處境也在分化。但是,潮涌之下方見真實,去年仍保有活力的城市和房企,尤顯彌足珍貴。

            古城西安,中國西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便是這場浪潮中較為出挑的選手。去年,西安TOP10房企的銷售總額達到1051億元,同比增長15.37%;TOP20房企銷售總額1357億元,同比增長6.68%,市場銷售穩中有增,改善產品成為主流。

            在碧桂園陜西區域總裁郭榮旺看來,西安樓市整體供求關系比較健康,沒有被嚴重透支過,這是尤為重要的一點;在“房住不炒”政策背景下,西安房價上漲指數也比較健康,為后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空間。此外,西安教育資源豐富、高校人才輩出、對人口吸附能力強,為市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購房需求。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地產著力穩增長,西安樓市后續發展可期。

            延續千年的活力基因

            西安的繁榮,自千年前便已開始。

            作為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國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東漢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

            不僅如此,西安是聞名世界的歷史名城,與羅馬、雅典、開羅齊名。自西漢起,西安就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重要城市。“絲綢之路”就是以長安為起點,西至古羅馬。

            如此彌足深遠的歷史,讓西安一度成為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安文化更是代表著中華文化的主干。盛唐時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批詩人匯集長安,成為我國古代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背后表現出的創新智慧和進取精神,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西安繁榮的底色。

            現代以來,西安憑借強大的科技實力、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和日益成熟的城市服務體系,成為中國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時是國家明確建設的3個國際化大都市之一,連續9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過去五年來,西安的發展質量更是明顯提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新聞來源:我國15座副省級城市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全部出爐)2022年西安全年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2016年以來,西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連續跨越5個千億臺階,2020年成為西北首個GDP破萬億城市,2021年達到10688.28億元。

            深化改革,是西安經濟連上臺階的核心原因。近日,西安三項改革案例上榜“中國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單,入選數量在全國城市中位居第三。其中,第一個案例為西安市優化開發區運行機制,推動高質量發展裂變釋能。

            以企業云集的高新區為例,西安通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將該區打造成為了國家級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目前,高新區是全球技術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閃存芯片生產基地;汽車產業集群產值去年已破千億元;比亞迪、法士特、三星等產業基地均匯集在高新區。

            科研創新,是西安生長的另一動力。數據顯示,西安2020年的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到了500億元,2021年,發明專利授權量1.41萬件,是2012年的4.0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140家。

            新型產業的發展,使得人才源源不斷地涌向西安。截至2021年末,西安各類普通教育學校3736所、在校學生277.79萬人,比2012年末分別增加670所和68.39萬人。人口方面,截至2020年西安常住人口總量達到1295萬人,十年常住人口增量超過300萬人。

            樓市行情穩健增長

            人口超千萬、GDP數值超萬億、經濟表現強勁,這些亮眼特征,使西安注定成為房企必爭之地。

            早在2004年,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便帶領投資團隊來西安考察過,2015年,碧桂園陜西區域團隊正式組建,首個項目落子韓城市。當時,這個人口不到50萬的計劃單列市,還沒有一線品牌開發商涉足,韓城首府彼一入市,便實現了開盤兩小時去化90%的成績。

            也是在2015年,西安樓市迎來發展的分水嶺,當地政府為提振市場活力,主動壓降了供地規模,全年商品住宅供應面積1245萬平方米,成交面積卻高達1563萬平方米;同時,一系列“去庫存”政策開始出臺,西安市場出現轉折點,逐步走向健康增長之路。

            西安碧桂園云頂項目

            談起在陜西開發項目的歷程,郭榮旺表示,碧桂園入陜的時間并不算太早,當時算十強房企中較晚的。如何在后發之下爭得一席之地,成為整個團隊面臨的首要任務。

            彼時,西安的市場環境也具有特殊性,居民生活幸福指數比較高,買房意識與動力不是特別迫切,買房面積段也多處于80~110平方米左右,市場產品處于起步階段,客戶需求更偏剛需。此外,西安因地質特點的原因建筑成本較高、但房價并不算貴,極為考驗房企開發能力。

            在這種客觀條件下,碧桂園陜西區域需要從頭起步,因地制宜打造產品。壓力與動力并存之下,陜西區域樹立起長期主義的經營導向,下定決心深耕陜西,更要占領西安這一市場高地;同時,要打造更具特色的產品,形成差異化競爭力,由此才能實現彎道超車。

            在隨后的2016年,西安樓市持續“供不應求”,全年供求比下滑至0.7。2017年,當地房價迎來補漲行情,并首次突破“萬元”大關。2018年是又一個標志性年份,當時西安新房市場“一房難求”,公證搖號年代來臨,在全國房價趨穩的背景下,西安房價上漲動力依然強勁。

            土地市場的反應也尤為明顯。郭榮旺表示,2015年的土拍市場并沒有特別激烈,房企算賬都比較困難,但很快價格便上行,進入2018年后,隨著開發競爭的趨勢,房企在拿地后也更加謹慎,珍惜每一塊到手的地、在產品打造時也更深入推敲。

            此番熱度一直持續到疫情出現。2019年,西安地市全面火爆,全年涉宅用地平均溢價率高達53%。2020年,西安地市熱度有增無減,全年主城誕生了15宗樓板價超1萬元/平方米的涉宅高價地,高新、曲江、城北、長安等地區域地王接連涌現。

            碧桂園也通過公開市場、收并購的方式,多元化布局西安市場,包括城棚改、股權收購、央國企合作、產業合作等方式,進一步加大在西安市、優質地級市和縣域的深耕。與此同時,從拿地階段就做足客戶調研和市場分析,以客戶視角提升產品品質,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今,碧桂園陜西區域落地項目數量超50個,建設住宅6.5萬余戶,2022年交付房源12332萬套。在此期間,該區域打造了西安碧桂園云頂、碧桂園高新云墅、碧桂園云府等“云系”高品質項目,產品力得到市場認可。

            以西安碧桂園云頂為例,該項目拿地后,在曲江豪宅區進行了5天客戶深訪,探訪56個社區、20余中介門店,深入研究客戶敏感點;并組織游學,在上海、南京、深圳、杭州高端住區實地踩盤,學習全國一線豪宅項目,最終成為疫情后西安首個搖號熱賣的項目。

            據郭榮旺透露,云頂項目本計劃在2019年12月推盤,因疫情原因推遲到2020年3月開盤。當時,部分前期客戶因疫情置業意愿改變,云頂項目迅速重新全程拓客,并堅持高品質產品標準,比如3.15米的層高、德系櫥柜等精裝修標準、南北通透大開窗等,最終成為均價兩萬多依然熱賣的項目。

            除了這個仍在持續開發的“大糧倉”,碧桂園高新云墅項目通過對產品的認知和打造,在2021年開盤時,成為高新區板塊產品力及銷售流速的標桿。

            后疫情時代仍有競爭力

            自疫情出現、尤其是2021年房地產市場嚴控以來,多地樓市都陷入低迷境地,房企銷售不振,但西安走出了一條獨立行情,市場冷靜后也相對穩健。

            2022年一季度,西安打新市場熱度不減,主城區36個項目集中入市,共計推售10482套房源,開盤當天認購6852套,平均去化率多達65%。

            2022年下半年以來,樓市低溫行情有所加劇,不過西安保持住了相對穩健的行情。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2022年西安共有4家房企銷售額過百億,分別是綠城、萬科、龍湖、碧桂園,從單個項目來看,碧桂園云頂的銷售金額位列第2位。

            克而瑞陜西分析稱,受2022年疫情影響,西安住宅市場前兩月經歷冰點,3月份積壓的需求有所釋放,四月份重新回歸理性。從開盤情況看,主城萬人搖項目一枝獨秀,但以西咸為代表的外圍市場不容樂觀,之前投資外圍區域的人也開始退出,在市場調整之際回歸主城區。

            西安碧桂園云頂項目

            在郭榮旺看來,樓市行情是全國聯動性的,西安在這波調控中也有所降溫,雖然當地市場供需情況比較健康,但每個月的銷售流速出現了一定下滑,在置業需求端,購房者觀望情緒也比較強,置業周期拉長。“核心還是信心和預期問題,經濟鏈條、調控政策的傳導也需要一定時間”。

            為助力市場回溫,西安發布了一系列調控政策,比如發布5•28新政,提出放松限購、限售、降低首付比、增加剛需人群等措施;發布8•19新政,暢通“以租換購”渠道;打出招才引智組合拳,推出“青年人才驛站”;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

            2022年11月19日,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西安市住建局發布新政,降低本市戶籍和非本市戶籍家庭購買二手房的門檻,促進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之間的良性循環;取消了西安外圍區域的限購,滿足原本從中心城區外溢的購房需求,進一步激活外圍區域市場。

            郭榮旺認為,隨著后續經濟持續復蘇、房地產穩增長繼續貫徹,西安市場后續發展前景可期,不過還需要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回溫周期。未來,西安樓市的改善需求趨勢將更加突出,房企應回歸客戶、回歸產品,比如堅持項目產品力、著重打磨公建配套、優化物業服務等。

            “房地產這些年經歷了許多挑戰,很多人會覺得地產很難做,但實際上通過金融等各方面的調控,房地產會走向更高質量、更長周期的健康發展期。”他表示,不過不同城市在新一輪復蘇下會有所差異,西安此類城市基于產業及人口表現,會有更強的機遇。

            新的市場競爭期,如何做得更好?郭榮旺認為,一要看產品和服務,二要拼團隊。多年來,碧桂園陜西區域注重團隊凝聚力、向心力,人才都是注重實戰、講真話打勝仗;在產品打造上,碧桂園通過多年實戰開發,也已經研發出更符合客戶需求、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我們每做一個項目,不單以規模取勝,而是更注重打造精品,真正深入客戶內心、奠定客戶滿意度,為未來的競爭打造強有力的基礎。”他表示,行業變遷這么多年,展望今后時依然不乏信心,便是來自這種對產品和服務的堅持、來自于團隊的努力,這是戰無不勝的法寶。

            業內人士也認為,信心比黃金更珍貴,作為具有強勁韌性的超大型經濟體,中國完全有能力也有條件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不會改變。在同能級城市里面,西安市城市發展質量優異,隨著地產行業融資環境的轉好、客戶信心恢復,西安未來發展可期。

            文章作者

            關鍵字

            西安樓市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