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今日消息,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壯大汽車消費。推動北、東、南三翼汽車產業集群與老城區汽車服務集群融合共生。打造“一核三片”的汽車產業空間體系。圍繞汽車整車與核心零部件生產、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汽車金融服務、汽車營運服務等多產業環節持續發力。積極提升整車“智能化”集成技術、持續突破“車規級芯片”“車用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設計,大幅提升汽車產品競爭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增量擴展。推動公共部門汽車載具全面新能源化。推進全市公交車輛、出租車全面置換為新能源車輛,加快黨政機關公務車輛、國有企業公務車輛、市政作業車輛有序置換為新能源車輛。綜合運用經濟獎勵、政策支持等多種手段鼓勵私人部門購買新能源汽車,提升新能源車在私人部門的滲透率。
《規劃》提出,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疊加優勢,建設廣州空港、南沙港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發展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實體新零售”,充分利用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打造國際領先的跨境電商商品集散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跨境電子商務國際樞紐城市。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跨境電商合作,互設海外倉,在雙方城市舉辦特色產品采購峰會。深化廣州、深圳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雙城”聯動,培育一批本土企業發展成為世界知名的跨境電商企業和平臺,高水平辦好世界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等高端論壇,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推動形成營銷、倉儲、物流、通關、結算等全鏈條跨境電商生態體系,為全球跨境電商規則制定貢獻“廣州智慧”。
《規劃》還提出,依托交通口岸樞紐,進一步擴大免稅消費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擴大白云國際機場等口岸免稅店經營規模,支持在廣州東站、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等口岸開設口岸免稅店。擴大免稅店商品的覆蓋范圍,支持國潮國貨進駐免稅店。發展保稅展銷體驗消費及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服務,培育打造離境退稅示范街區。支持會展業發展,爭取對在廣州舉辦的國家級展會展期內銷售的合理數量進口展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規劃》提到,打造“醫養高地”品牌。發揮廣州醫療資源集中優勢和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吸引國際人群來穗進行醫療和康養消費。推動生命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大力發展高端醫療、醫學美容等醫療產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產業基地、中新知識城腫瘤防治醫療集群、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區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服務項目。著力培育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管理服務,鼓勵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新模式,推出嶺南特色的中醫藥康養精品體驗,促進廣府文化、中醫藥文化、康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罨嵘兴幹腥A老字號,發展“時尚中藥”,打造“南藥小鎮”,擦亮“廣藥”品牌。
《規劃》提出,建成世界知名的高端賽事聚集中心,完善“世界賽事、廣州舉辦”的賽事品牌。積極申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提升在廣州舉辦的體育賽事的國內外影響力,拓展體育消費,進一步發展廣州馬拉松賽、2023年世界田聯接力賽、廣州南沙國際帆船賽、廣州黃埔馬拉松賽、全國露營大會、中國山馬越野系列賽、中國(廣州)體育產業創新大會等大型賽事和活動,增強廣州體育經濟影響力。打造“一區一品牌”的賽事矩陣??茖W合理定位各區品牌賽事,辦好黃埔馬拉松、花都搖滾馬拉松、從化國際山地馬拉松、天河垂直馬拉松、南沙國際帆船賽等賽事。結合廣州市體育賽事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在各區開展各類體育賽事,支持香港馬會從化馬場建設和運營,爭取開展速度賽馬賽事試點。支持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建設,搭建體育資源共享平臺。
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應用場景設計與建設,促進人工智能與其他產業鏈的融合和賦能。
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上半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4130.69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28.64億元,增長1.7%;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687.10億元,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314.95億元,增長5.8%。
支持上市公司拓寬融資渠道。引導上市公司規范利用各類股債融資工具和分拆上市政策。支持已上市公司圍繞“鍛長板”、“補短板”,依托上市平臺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開展獲取高端技術、品牌和人才的境內外投資并購和產業整合,在更大的平臺上實現協同效應。
在公共交通較為發達的重要主干道實施早晚高峰限行,包括南北向的解放路、天河東路、獵德大道。
推動保費收入突破1600億元,增速不低于6%;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0家,推動廣州各類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2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