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3月7日《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公布,中國金融監管體制也開始進入“一行一局一會”時代。其中證券業監管單列,其他金融業監管職責集中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在此次調整中,根據方案,證監會將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改委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劃入證監會,由證監會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也備受關注。
在業內人士看來,證監會“股債齊抓”,將有助于直接融資比重的快速提升。
“證券業監管的單列和證監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都表明,資本市場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更加突出。”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第一財經表示,無論是從產業轉型升級,還是金融結構的轉型升級,都對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出緊迫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股票市場全面注冊制已經啟動實施,交易所債券市場也在深化注冊制改革。
董登新表示,在股票市場全面注冊制的背景下,再將企業債發行審核劃歸證監會負責,表明未來股市、債市都將推進市場化改革、提升包容性,給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支持,有助于加快直接融資比重的提升,優化金融結構。
證券監管更聚焦、更專業
“全面注冊制和證監會機構改革,會推動我國新型證券監管體系的完善,推動資本市場的規范化和市場化發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第一財經表示。
目前,全面注冊制正在如期推進,滬深主板市場已經完成存量IPO申報公司的平移工作,并于3月4日開始接收新申報企業。
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主板主要服務于成熟期大型企業,與科創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與全國股轉系統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定位拉開差距。
證監會與京滬深三大交易所分工明確。交易所負責發行上市審核,證監會對國家產業政策和板塊定位進行把關。證監會基于交易所審核意見作出是否同意注冊的決定。在這樣的安排下,證監會職能也將發生很大轉變。
“全面注冊制帶來各司其職、市場主導、公開透明的發行上市新格局。”田利輝表示,證監會不僅負責督導交易所工作和執行注冊工作,而且需要把關擬上市公司與國家產業政策和板塊定位的契合度。
在他看來,此次金融監管機構改革,將證券業單列,并將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出,能夠讓證監會更好地聚焦市場監管責任,踐行三公原則。同時,也讓投資者得到更為專業、有力和全面的保護。
董登新也表示,將金融消費者保護和證券投資者保護,都集中放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這樣的歸口管理,既有利于提升保護力度和效率,也有利于金融監管的專業化。
“與相對成熟的銀行業、保險業相比,證券市場更為復雜,監管難度也更大。”他對記者表示,這次金融監管再分工,有利于金融風險防范更加專業化。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證監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于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這樣的調整安排,對于證監會今后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在機構地位上予以了保障。
“全面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我國資本市場監管回歸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監管理念,這就客觀上需要監管部門強化法制化監管的水平。”田軒認為,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有助于證監會更好地統籌證券監管工作,推動證券監管更快速地提質增效。
不過,全面注冊制下,新股供求關系發生改變,市場估值水平也在調整。去年以來,滬深新股破發已經逐漸常態化。“全面注冊制意味著打新必賺的舊格局一去不返。”田利輝表示,全面注冊制改革是發行上市、市場交易、并購重組和退市制度等綜合改革,會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形成價值投資、專業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新格局。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對第一財經表示,全面注冊制的實施確實可能會帶來新股供給的增加,但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場要有更多的好公司,投資者能夠選得出、買得到更多好公司。未來投資者可能需要提升專業研究能力,或者通過專業機構來進行投資。同時,他提示,今年公募基金會接力外資成為股市主要增量資金,預計規?;蛲黄?萬億元。
債市監管更統一、更市場化
在本輪金融監管機構調整中,國家發改委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劃入證監會,由證監會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對此,田利輝分析稱,這意味著我國公司(企業)債券市場統一規范大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有望推動形成我國債券市場融資的新格局。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要“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不僅要大力發展證券市場,公司(企業)債市也是重要方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今年2月初談及“穩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時就提出,要統籌股市和債市協同發展。
近年來交易所債市規模增長迅速。比如2011年時,交易所債市規模還僅有8400多億元,十年時間規模增長20余倍。但從總體規模來看,交易所債市占全市場規模還十分有限。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144.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萬億元,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托管余額125.3萬億元,交易所市場托管余額19.5萬億元。交易所市場托管余額絕對值較上年末(18.68萬億元)同比上升,但市場占比僅約13.47%,比上年末的14.08%還略有下降。
目前交易所債市也在深化注冊制改革。去年11月,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公司債券注冊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啟動債券市場注冊制改革,這項工作也是證監會債券監管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
在田軒看來,此次改革將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統一至證監會管理,意味著未來企業債和公司債將在規則層面進一步趨同,有望告別以往企業債和公司債市場多頭監管的局面,杜絕利用審核標準不統一進行監管套利的行為,為債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公司債在推行注冊制改革,未來企業債發行也會越來越市場化。”董登新分析稱,目前交易所債市整體規模不大,未來的改革方向就是要提升債市包容性,預計債券發行會更加市場化,門檻也會更低。證監會“股債齊抓”,將有效推動直接融資比重大幅提升。
對人口小縣來說,需要解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問題。所以通過機構改革,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和財政負擔,提升行政效能。
將聯合有關方面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一批重大案件,穩妥處置一批風險隱患。
我們做過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金融抑制指數,最后發現中國的金融抑制指數到現在確實還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經過多少年的市場化改革,政府對金融體系改革的程度,橫向比較還是比較高的。簡單概括,過去四十幾年取得很大的成就,對我們今天的金融體系做個概括,橫向比較是規模大、管制多、監管弱、銀行主導。當然,出口仍然很重要,但消費、投資,尤其是創新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意味著我們過去這一套可能支持粗放式增長還相對比較有效的金融體系,今天就面對非常大的挑戰。
有關部門正抓緊制定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關政策文件,目前已形成文件初稿,將在進一步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