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體系迎來重磅調整。3月7日,受國務院委托,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作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
兩會期間,多位金融管理部門負責人就金融監管領域改革、高質量發展發表了看法。
郭樹清: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3月6日上午,浙江代表團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說,政府工作報告是一篇繼往開來、催人奮進的好報告,我完全贊同。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踐充分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重大判斷、應對挑戰的重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兩個確立”是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成就新的歷史偉業的最大底氣和根本保障。建議進一步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一體化發展機制,更好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浙江是黨中央確定的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已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將一如既往支持浙江打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新高地。
易綱: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有利于加強監管
3月8日上午,中共、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分組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加強金融監管領域改革談了四點認識:
一是關于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地方金融監管的改革方案中,地方政府設立的金融監管機構專司監管職責,有利于加強監管,提高效率,保護消費者權益。
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就是堅持黨的領導,要為化解風險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完善金融資本管理體制,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金融基礎設施,在改革方案落實中要穩妥。
四是加強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統一規范管理,要做好切實可行的方案。
易綱表示,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就要把機構改革方案落實好。
劉國強:建議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3月5日下午在青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言時表示,完全同意政府工作報告,有三點突出感受:一是成績巨大、令人自豪。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取得的成就極為不易;過去五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這些都是實事求是的。
二是行穩致遠、未來可期。從宏觀經濟看,過去5年經濟年均增長5.2%,過去10年經濟年均增長6.2%,通脹率一直維持2%左右,不但總量上了臺階,而且過程平穩、質量提高。橫向上與日本和韓國等“四小龍”相比,他們經濟轉型時速度都出現了腰斬,還有許多國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發達國家經濟增速低、通脹率老是偏離目標。
三是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堅強有力的,我們必須進一步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議引導各方面從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出發,支持金融、用好金融,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不盲目追求信貸高增長。
其他熱點還有:1~2月經濟數據折射復蘇勢頭,《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公布。
1998年6月16日,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歷史背景下,中央金融工委正式成立。2003年3月24日,撤銷中央金融工委。
確保職責調整和日常工作無縫銜接。做到機構改革和監管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在部分工科領域一線科研工作者看來,這次的改革也將解決他們項目申請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