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qqmjz"><small id="qqmjz"></small></tr>

            <ins id="qqmjz"><option id="qqmjz"></option></ins>
          1. 首頁 > 新聞 > 產經
            • 2023全國兩會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張文宏等代表委員呼吁醫療資源下沉,上海多區基層醫院已裝上CT

            第一財經 2023-03-10 19:13:48

            作者:錢童心    責編:樂琰

            要保證這種醫療資源的下沉是可持續的,要讓老百姓感覺到在身邊的醫院、社區衛生醫療中心看病,和三級醫院的能力是接近的,而且更加便捷。

            如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進一步呼吁:“要實現三級分級診療整個體系的打通,取決于基層衛生機構的醫生能力提升,醫療資源下沉,而且要保證這種醫療資源的下沉是可持續的,要讓老百姓感覺到在身邊的醫院、社區衛生醫療中心看病,和三級醫院的能力是接近的,而且更加便捷。從長遠來講,這些短期的投入,會使得我們整個醫療機構的能力更強,整個醫療體系更有韌性。”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也在今年兩會上建議:“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需要做到上下通達和長久保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應注意因地制宜與落地生根。”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心臟中心主任楊杰孚在一份建議中呼吁:“助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及生產一條鏈模式,提升我國高端醫療設備及藥物自主創新能力。”

            在經歷了去年年底的一輪疫情高峰后,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上海包括閔行、嘉定等多個區的基層醫院都已經安裝上了CT設備。徐匯區近期也已啟動CT設備在各個社區衛生中心的全面安裝計劃。

            徐匯區楓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在徐匯區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首臺60排CT設備已經安裝到位,即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使用。

            “最近一輪疫情推動了分級診療在基層的進一步落實,基層醫院在有效分流患者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上述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先進的醫療影像設備的安裝使用,也將會進一步推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的提升。”

            有數據顯示,我國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著近9億人群。在過去三年疫情的影響下,已有越來越多的患者留在了家門口的基層醫院?!?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總診療量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5億人次,占比超過50%,與上年相比增加了1.3億人次。百姓對于基層的診療服務和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GE醫療中國副總裁、醫學影像業務總經理陳金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精準醫療是提升基層診療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關鍵。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能看好病,就要讓更多精準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定制中國特色的精準醫療解決方案。”他認為,探索重疾早診早篩、精準診治、治未病的全民健康現代化新路徑是未來中國醫療的發展趨勢。

            不過,目前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在基層醫院的應用仍不普及。以放療設備為例,我國基層醫院(縣級)的放療設備普及率不足8%。高端醫療設備目前仍以國外進口設備主導,價格昂貴。為此,業內呼吁政府支持更多中國企業加大投入研發,讓基層醫院也能用得起高端設備,讓更多病人在家門口就可以得到治療。

            楊杰孚委員指出,國家在政策層面對我國國產高端醫療器械設備的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和生產扶持力度不夠大,缺少切實可行的鼓勵創新機制和宏觀環境,總體投入不足。

            他建議,在做好頂層設計的同時,加大對心血管造影設備、CT、核磁共振、超聲設備、加速器、植入起搏器及除顫器等“卡脖子”產品研發的投入,激勵企業、社會力量及科學捐贈等多渠道投入。

            楊杰孚還提出,對于現有的及今后開發的國產高端設備,除了在審批流程及產品招標等方面給與“綠色通道”外,國家應當出臺相應政策,逐步提高國產創新設備的政府采購比例,并要求公立醫院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國產醫療器械。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