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 id="qqmjz"><small id="qqmjz"></small></tr>

            <ins id="qqmjz"><option id="qqmjz"></option></ins>
          1. 首頁 > 新聞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耳念珠菌在美國極速傳播,死亡率驚人!如何預防?專家詳解

            國是直通車 2023-03-24 14:47:29

            責編:周玲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公報,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每年持續上升,以驚人速度傳播。

            一種罕見真菌在美國蔓延。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公報,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每年持續上升,以驚人速度傳播。這種病菌對多種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已成為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

            耳念珠菌是一種什么疾???傳染性、致死性如何?與其他傳染病有哪些區別?

            耳念珠菌病死率較高是真是假?

            耳念珠菌是一種近年來新發現的酵母菌,因為其最先從外耳道發現,所以稱為耳念珠菌。2009年首次在日本發現。近年來,耳念珠菌在全球30多個國家有感染報道。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近一半感染了耳念珠菌的患者會在90天內死亡,而且在受感染的住院病人中,估計有30%至70%的人最終會死亡。

            耳念珠菌目前雖只在美國快速傳播,但我們也需要對這種“致命真菌”有一定的了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接受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耳念珠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實際上和傳染性疾病不太一樣。傳染病主要是在社會面上出現人傳人的情況,而耳念珠菌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導致人生病,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染病。

            在李侗曾看來,耳念珠菌病死率高是由多因素導致,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耳念珠菌耐藥性強,現有的抗真菌藥物對抗耳念珠菌的效果較差;

            二是耳念珠菌的感染并不容易被醫護人員發覺;

            三是耳念珠菌主要威脅到危重病人及免疫力低下的群體,致死率較高也與重癥病人的其他并發癥有關。

            哪些人群、哪種途徑會感染耳念珠菌?

            多位醫療專家均認為,目前耳念珠菌主要是院內感染,監護室里的重癥病人、危重病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風險最大,無慢性病、身體健康的人們不需要過度恐慌。

            “耳念珠菌的傳播更多是不注意手部衛生,醫療器械、重癥監護室、普通病房等沒有嚴格消毒,導致物體表面附著到這種真菌。尤其是醫護人員在做醫療操作的時候,導致住院的患者感染。”李侗曾說。

            美國此次的大規模感染可能因為耳念珠菌并不容易被醫護人員發覺,再加上部分醫療機構檢測水平有限,出現誤診及漏診等情況。同時由于疫情期間供應短缺,防護裝備經常被重復使用,也加速了真菌傳播。

            李侗曾也提醒到,耳念珠菌的感染與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包括抗真菌藥、抗細菌藥的這種濫用都有關系。規范使用、避免濫用抗生素,可以減少這種耐藥菌的產生,進一步減小耳念珠菌的感染風險。

            如何預防耳念珠菌感染?

            早在2018年,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一例腎病綜合征患者的肺泡灌洗液中檢測出耳念珠菌,這是我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截至2020年8月,中國公開報道的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報道數量已有25例。

            一旦檢測出耳念珠菌該如何進行治療?

            李侗曾介紹道,檢出耳念珠菌之后,第一時間需要找到感染的源頭。因為一般都是住院病人,需要及時對患者的病房,對患者接觸過的醫護人員、尤其是手部,或者醫療器械及病區的環境進行采樣檢測。檢測發現之后,一定要對相關器械、人員、病房進行徹底的消毒,來達到及時的預防效果。

            李侗曾說,如果醫生判斷是耳念珠菌感染,可以進行抗真菌治療。檢測出這種真菌后還可以做耐藥試驗,看看現有的抗真菌藥物中是否能找到有效的抗真菌藥物。耳念珠菌容易耐藥,但不一定對所有的現有藥物都耐藥,如果能找到有效的抗真菌藥物,還是可以治愈的。

            同時相關科室專家提醒,“對于進入過‘疫區’后回國的人,回國前后,一定要認真清洗身體與衣物,并進行消毒,不要接觸有免疫力缺陷和免疫力低下的人。”

            目前來看,耳念珠菌在國內發生仍屬個案,并且沒有集中爆發案例,所以無需過度擔憂耳念珠菌所帶來的威脅。

            相關閱讀

            “三陽”抬頭,下一波感染高峰或將出現在11月?專家稱系誤解

            “預測下一波疫情在11月其實誤解了。個人覺得新冠總的流行趨勢是小波不斷,波峰趨緩,一波更比一波低。除非有特別明顯的新的變異株出來?!?/p>

            08-12 22:22

            康緣藥業:業績上升主因系抗感染類藥物銷量增長 利潤穩定向好

            康緣藥業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5.53億元,同比增長21.74%;實現歸母凈利潤2.76億元,同比增長30.6%。為進一步了解康緣藥業營收利潤雙增元原因和下半年經營情況的展望。第一財經記者以個人身份致電康緣藥業證券事務部,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業績上升主要由于抗感染藥物銷售量的增加。利潤方面,康緣藥業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速,相比起去年略有增速。

            07-13 11:56

            科普|中國大陸猴痘病例已達10例,為何突然增多?

            在過去的一周里,我國多地相繼報告了猴痘確診病例。

            07-10 15:08

            科普|國內再報1例猴痘病毒感染,已有本土傳播,致病性如何

            北京和廣州上個月也相繼報告了猴痘病例。

            07-04 23:39

            新型病毒消殺技術引發關注 后疫情時代消毒行業潛力凸顯

            2023上海國際消毒學和感染防控學術會議昨日召開,包括薛廣波教授在內的近20位消毒學、感染控制學和流行病學方面的權威專家參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隨著全球疫情進入新常態,消毒和感染防控已經成為醫療保健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同期舉行的上海國際醫用消毒及感控設備展覽會中,超200多家消毒相關企業參展,消毒行業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涌現。

            06-29 12:11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